短视频网红软文合作发表时间:2021-01-07 17:32 仅以点击次数来看,花2小时写一篇短视频软文,其效果远不及花5分钟做一段视频的效果。 与文字相比,短片更具画面感,15秒的短片,永远只有高潮部分,更能满足人本能的好奇,容易形成自我传播,点击率自然就高了。 而且学习是反人性的,喜欢学习并且有阅读习惯的人少之又少,不能学也不行。软件过长,给阅读带来压力,而现在的人越来越浮躁,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学习,文章点击率自然就低了。 由于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创作,所有人都可以分享短视频软文,而且拍摄制作短视频比写一篇文章更容易,而且越简单越有趣越能让用户有成就感,就越容易形成传播,短视频已成为当前全民娱乐的主要方式,甚至比游戏更火,单从娱乐的角度来说,文字或声音的传播强度就显得更加苍白,点击率也会很低,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写好一篇文章或者录下一个音频。 就学习效果而言,花2小时看短片和2小时认真阅读,哪一个效果更好?为什么会这样呢? 短片15秒,主要分享的还是生活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,能刺激你的神经,给你带来瞬间的快感,单就生活体验而言,短片的效果还是不错的。但是相较于岗位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,15秒毕竟短了点,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,而且鸡汤类的内容比较多。而文章却不一样,会非常详细地告诉你事情前因,具体该如何做,能学到什么,实际效果会好很多。 短片,刷的时候热血沸腾,激情澎湃,可以刷完后再回到现实,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。短片很好,可现实生活很残酷。人的欲望一旦被激发而迟迟不能得到满足时,就容易变得焦虑,甚至变得狂躁。不同之处在于,虽然在阅读时可能少了几分惊涛骇浪,但文章内容相对偏实用,能提升自己的岗位知识和专业技能,增长见识,让自己更聪明。 简而言之,短片偏重于生活类的场景体验,简单,有趣,娱乐,发现生活之美。偏重于知识技能类学习,比较复杂,枯燥乏味,但如果坚持长期阅读,能提高知识技能,增强职场竞争能力。随后我总结出一个句子,短片是发现生活之美,文章是总结是提炼自己的智慧,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。游戏,直播,短视频,学习,公众号,专栏,论坛都有娱乐活动。 所以问题来了,哪种内容更适合短视频软文传播,哪种内容更适合文章传播? 本人认为,吃、喝、玩、乐属于大众消费需求,受众面广,体验感场景化,非常适合短视频传播,很容易形成生活画面感和用户参与感,满足共域流量需求。 知识、技能和商业应用类别,需要细分到某一行业和具体岗位,属于小众需求,各部分内容具有相对垂直、细分的用户群,更适合文章传播,满足私域流量需求。(此类视频的制作成本高,而且效果不一定好于文字表达); 就用户粘性和真实感而言,短视频软文和文章,谁会更受欢迎? 本人认为,文章的用户粘性和真实性相对较高,短片相对较弱。由于文章一般会采用“提出观点,事实支持,总结归纳”等手法,十分详细地说明某一知识技能点,更便于用户深入了解学习。当用户比较认同创作者的想法和观点时,他们将长期保持关注和学习。 而且15秒的短片,基本上都是闲的无聊的时候随手一扫,看看热闹,图个新鲜。许多时候,用户在没有看到视频所要表达的意思之前,就已经播放完了,因为15秒真的太短了。尽管该平台有推荐机制,但对用户而言,总感觉视频是随机的,无序的,而且快速刷屏,导致用户对某一段视频创作者的粘性和真实性相对较低。 就商业前景而言,谁的短片和文章会更好一点? 本人认为一定是短视频,因为短视频软文刷屏迎合了人性的需要,更容易引起共鸣。而且读文章是在给用户增加负担,反人性的做法,能读的人太少了。 而短视频正是基于这种感性特征,才能使用户在情感冲动中进行快速消费。与文章不同,大多数时候都是让用户在理性的基础上做出消费决定,相比短视频要弱很多。 而且,越是进入食物链底部,用户群体越庞大,消费也更容易偏感性,或者说这一“吃瓜群众”比较容易“被”“忽悠”。大部分时间里,消费者看的不是自己的真实使用场景和价值,而是短视频内容以及评论区用户的综合评价。短片和评论区的用户说好就买,说不好就不买。 使用者基数大、使用频率高、刚需度高,是评估商业价值的三大核心因素,短视频软文,更符合这三大特点,将优质文章内容转化为短视频,或许未来2年内,是较好的营销手段。 |